【辦公室政治學】24歲的世界,與27歲的世界

【辦公室政治學】24歲的世界,與27歲的世界

https://hk.lifestyle.appledaily.com/lifestyle/culture/daily/article/20180412/20358533

早前與兩位已畢業的學生午飯。他們是我在專上學院所教的編劇科學生,他們畢業大概兩年左右,去年成功賣了一個電影劇本給一間電影公司,現在一位已入行當了編劇,另一位則打算先去一個Working Holiday,之後回來再作打算。

他們的目標,都是在電影圈發展。我問去Working Holiday的那位幾時回來,他說未知道,好玩的可能兩年吧!然而我立即老師上身,下令他最多一年,一定要回來。
為甚麼?因為若然根本未知自己想幹甚麼,去玩幾年見識世界當然沒有問題;但若然早就目標清晰,要在某個行業闖一片天,25歲前的幾年,就是最重要的摸索期。
大部份行業,尤其是與創作有關的行業,不能否認地,開初幾年的人工不會太高,而同時間,也是最重要的養份吸收時間。創作的世界很大,而每個行業的制度與遊戲規則都不同,25歲以下,你有着「年輕人」、「新創作人」這個光環在身,很多人都願意教你,包容你的出錯,於是幾年捱過,27、28左右,你開始有了自己的一套小功夫,就可以開始打自己的一片天。

但若然你到了26、27才來開始走進一個新圈子呢?相對會困難一點。現實一點來看,30歲都有點近了,若然有固定男友或女友的,都要開始計劃與打算吧,而你的父母也比你23歲時老了4、5年,是時候退休了嗎?就算通通都不是,一個人到了25歲打後,那份獨立的渴望就來了,幾方面夾擊下,要你再重頭以新人身份,去接受一份低薪水去當一個學徒,邊試邊做,就算你肯,上司都會擔心你捱不住,剛教好你就會放棄,隔兩年又要再請過另一個。

25歲前,一個年輕人拿着萬多元的薪金渴望加人工,是源自生活的目標;26歲後,一個步向中年的人拿着萬多元的薪金渴望加人工,是源自生活的壓力。既然同樣都已有清晰的目標,早一點起步,以最沒有包袱的身份比別人早一點撞板,早一點取得經驗值,怎會不是好事。

至於Working Holiday,我是贊成的,就當是見識世界與學學英文,絕對是件好事,但這種學習方式大概一年左右就夠了,因為如果你的目標仍然在香港,你還要預留時間在香港的事業上迷迷路、兜兜圈。請記着,每一年都有海量的畢業生湧上來,你每拖延一年,你在行業上就多了一年份量的畢業生當你的對手,早一年「插旗」,早一年拿多幾個Connection,早一年犯錯,早一年學懂,那就是你比他們的優勢了。

留言